董有康

董有康, 男, 硕导
董有康,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青年岐黄学者,国家中管局中医药外向型优秀骨干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云南省兴滇英才名医,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中医药学科带头人,云南中医药大学高层次骨干人才。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委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佤医药分会会长、推拿分会执行秘书长、针灸分会及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结构针灸分会委员,云南省针灸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云南学术部委员,云南省针灸学会针灸传承创新临床专业委员会常委,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董事,云南省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培训中心特聘教师等职。研究领域涉及针灸推拿学、民族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基础。倡导基于筋骨平衡及筋膜理论,采用针灸、针刀与正骨整脊“松筋调骨”协同治疗脊柱关节与软组织损伤类疾病。主持国自然等课题7项,主编出版著作2部,参编教材/著作9部,获国家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入选高PCSI论文及高被引论文1篇,SCI收录6篇。擅长针灸、针刀、正骨整脊、中药等融合治疗颈椎病、寰枢关节紊乱,颈腰椎关节错位、肩周炎、腱鞘炎、颈源性眩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骶髂关节综合征,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踝关节扭伤等脊柱关节与软组织损伤类疾病与耳石症、头昏、头痛、面神经麻痹等杂病。在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培训中心(岐黄学院)开设中医正骨整脊实战培训班20期,颈肩腰腿痛综合实战班3期。获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云南省优秀学会工作者等荣誉,现任临沧市中医医院(临沧市佤医医院/临沧市佤医药研究院)院长。
学科建设工作情况
1.云南省中医临床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学术带头人
2.国家卫生部重点学科--推拿学核心成员
3.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创新团队--云南省中医药防治痹病(风湿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4.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博士点建设项目核心成员
5.云南中医药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核心成员
承担研究生及本科生教学工作情况
1.承担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专升本、护理学等本科专业《针灸学》、《推拿学》、《推拿治疗学》、《推拿手法学》理论及实践性教学工作
2.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针灸防治老年性疾病
2.针刀治疗脊柱与关节类疾病
3.推拿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
4.民族医药单验方收集整理与评价研究
5云南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研究
6.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免疫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
共指导硕士研究生20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名,在职硕士研究生2名,已毕业10名)。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及专业特长
2000.8-2004.8 就职于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
2007.8-至今 就职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针灸、针刀、正骨整脊、中药等融合治疗颈椎病、寰枢关节紊乱,颈腰椎关节错位、肩周炎、腱鞘炎、颈源性眩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骶髂关节综合征,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踝关节扭伤等脊柱关节与软组织损伤类疾病与耳石症、头昏、头痛、面神经麻痹等杂病。
发表论文情况
在Frontieres in Neurology、Trails、Medicine、《中国针灸》、《针灸临床杂志》、《辽宁中医杂志》等国际/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科研工作情况
主持国自然等课题7项,参与10余项,主编出版著作2部,参编教材/著作9部,获国家专利10余项。
奖励情况
1.获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称号,获云南中医药大学伍达观教育基金奖教金
2.获云南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及优秀临床带教教师称号
3.获云南中医药大学学党史演讲比赛优秀奖,第一附属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4.获云南中医药大学双语教学比赛一等奖,第一临床医学院及针灸推拿康复学院双语教学比赛一等奖
5.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社会学术兼职情况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委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佤医药分会会长、推拿分会执行秘书长、针灸分会及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结构针灸分会委员,云南省针灸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云南学术部委员,云南省针灸学会针灸传承创新临床专业委员会常委,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董事,云南省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培训中心特聘教师等职。
其他方面
1.担任规培导师工作,指导社会规培生6名(已毕业3名)
2.担任中医师承导师工作,指导师承学员4名
3.带教来自英国,法国,比利时,南非等国家的进修生1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