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导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才队伍 >> 硕导

秦竹

发布日期:2024-10-28 16:39:35点击量:

秦竹, 女, 硕导

 

    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方剂学、中医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负责人。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迄今共培养61名国内外硕士研究生。

    先后荣获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教学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全国“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主编,国家全民健康素养巡讲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本科一流课程(方剂学、医学心理学)负责人,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负责人,首届“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名中医,国医大师张震弟子,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师德先进个人,云南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云南省先进教育科研工作者,云南省高校“秦竹名师工作室”,云南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云南南省高校首届精品视频课程视频公开课负责人、云南省本科一类精品课程负责人。云南省科普创作特别贡献奖,云南省首届教育功勋奖获等国家和省部级 30余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主编出版教材专著24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4余篇。主要承担《方剂学》、《方剂研究进展》、《方剂配伍方法》、《治法与方剂》、《中医食疗养生学》、《心身医学概论》、《医学心理学》等课程。

 

学科建设工作情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医方剂学、中医心理学硕士研学科学位点负责人,中医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负责人。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迄今共培养61名国内外硕士研究生。

 

承担研究生及本科生教学工作情况

 

主要承担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方剂学》、《方剂研究进展》、《中医食疗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心身医学概论》、《医学心理学》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

 

一、方剂学研究方向:

 1.方剂配伍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2.临床常见病证的治法与方剂研究

    3.心身疾病的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二、中医心理学研究方向

 1.中医心理学理论研究

 2.心身疾病的中医防治研究

 3.情志疾病的实证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

 

2004年至今,共指导研究生61名。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及专业特长

 

   1986年7月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并留校任教,一直从事中医方剂学及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心理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专业特长为妇科疾病、睡眠障碍、心身疾病的配伍规律研究。

 

发表论文情况

 

 

(一)教材及专著

1.主编《睡眠障碍医案颉要》云南科技出版社 2021-12

2.主编《杏林名方》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21-12

3.主编《心身医学医案精要》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2-12

4.主编《方剂研究进展》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9-01

5.主编《心理咨询理论与实操技能》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01

6.主编《中医养生学》               科学出版社 2018-03

7.主编《中医食疗养生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10

8.主编《中西医心身医学概论》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7-10

9.主编《中医科普一点通》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7-12

10.主编《美容方剂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2

11.主编《中西医结合医学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03

12.主编《中医方药临床臻萃》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3-07

13.主编《中医方剂精要及趣味记忆》  海南出版社 2007-11

14.主编《医学心理学》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03

15.主编《实用偏方治百病》  军事医学科技出版社 2013-04

16.主编《中西医临床心理治疗学》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3-02

17.主编《中医方剂识记宝典》        海南出版社 2008-11

18.主编《怎样睡眠心不累》  军事医学科技出版社 2012-03

19.主编《舌尖上的中医》    军事医学科技出版社 2014-09

20.主编《调理气血与养生》  军事医学科技出版社 2010-06

21.主编《给你的太太吃什么》        海南出版社 1996-12

22.主编《给你的先生吃什么》        海南出版社 1996-12

23.主编《给你的老人吃什么》        海南出版社 1996-12

(二)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95篇)

  1. 张震从“一体两翼”论治心身疾病.湖北中医杂志,2023,45(08):24-27:通讯作者
  2.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视角下探讨国医大师张震疏调解郁汤核心药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3,44(03):54-63:通讯作者
  3. 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学说与傣医风塔之比较.亚太传统医药,2023(03): 通讯作者
  4. 国医大师张震疏调人体气机汤方义浅析. 亚太传统医药,2023(02):通讯作者
  5. 《滇南本草》治疗儿科病证用药总结.亚太传统医药,2023(01): 通讯作者.
  6. 基于张震“一体两翼”治疗理念对疏调气机汤中药对的浅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24): 通讯作者
  7. 国医大师张震疏调安胃汤浅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09): 通讯作者.
  8. 山楂的本草考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通讯作者.
  9. 兰茂《滇南本草》中妇科病用药探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15): 通讯作者.
  10. 中医药防治大学生抑郁症研究进展. 光明中医,2022(12): 通讯作者.
  11. 基于疏调气机汤治疗中医关格的探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04): 通讯作者.
  12. 秦竹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经验.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07): 通讯作者.
  13.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体会.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20):通讯作者
  14. 彝族宗教信仰对心身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1):通讯作者
  15. 基于疏调气机汤探讨心境障碍的中医治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02):通讯作者
  16. 疏调气机法论治痛风缓解期探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03):通讯作者
  17. 一位想要成长的住院寻求者.中国医学人文2021(04):通讯作者
  18. 秦竹教授运用化痰消食导滞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06):通讯作者
  19. 兰茂《滇南本草》水生类动物入药的分类整理及其功效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06):通讯作者
  20. 卵巢早衰患者真实世界的叙事医学考察.医学与哲学2021(16):通讯作者
  21. 《滇南本草》葫芦科食物药用价值的整理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17):通讯作者
  22. 基于疏调气机思想探讨卵巢早衰的中医心身治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10):通讯作者
  23. 国医大师张震治疗不孕症之疏调保育汤组成及方义浅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11):通讯作者
  24. 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汤治疗中医郁病探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12):通讯作者
  25. 25.壮医药治疗痛经的研究进展.中国民间疗法2022(04):通讯作者
  26. 《滇南本草》?果类?物药?价值的整理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02):第一作者
  27. 兰茂《滇南本草》中妇科病用药探析(待出版)中国民族民间医药:通讯作者
  28. 《医门擥要》脉诊辨病对妇科病证诊治方药配伍特点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4):第一作者
  29. 《管氏医家十二代秘方选注》虚劳病症的方药配伍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3):第一作者
  30. 浅析管氏医家对兰茂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03):第一作者
  31. 纳西东巴宗教文化心理调适机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初探.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2):通讯作者
  32. 香砂平胃散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80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08):通讯作者
  33. 半夏治疗失眠症常用药对配伍规律研究.中医药信息.2017(04):通讯作者
  34. 兰茂《医门擥要》治法与方药特点的初步探究.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08):通讯作者
  35. 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心境障碍抑郁型大鼠模型行为学影响的研究.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02):第一作者
  36. 基于兰茂《滇南本草》在云南地域下的理论与运用发展研究.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12):第一作者
  37. 恐惧症的古代方药证治概况的统计分析初探.江西中医药.2016(10):通讯作者
  38. 恐惧症的古代中医源流及其相似和相关病症概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18):通讯作者
  39. 学生自主授课在方剂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中医药导报. 2016(16):通讯作者
  40. 中医肾的功能与焦虑症的相关性.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14):通讯作者
  41. 方剂配伍中顾护脾胃思想初探.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04):通讯作者
  42. ·兰茂《滇南本草》所载方剂与治法的研究现状探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12):通讯作者
  43. 形成性评价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中医药导报.2016(06):通讯作者
  44. 方剂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问卷调查及分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03):通讯作者
  45. 平胃散及附方香砂平胃散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黑龙江中医药.2016(02):通讯作者
  46.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现状探析.时代教育.2016(03):通讯作者
  47. 无忧汤治疗抑郁症的现代研究进展.现代中医药.2015(06):通讯作者
  48. 基于清热利湿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配伍规律研究.现代中医药.2015(05):第一作者
  49. 傣族南传佛教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疗法的相关性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8):通讯作者
  50. 无忧汤治疗抑郁症的现代研究进展.现代中医药.2015(02):通讯作者
  51. 失眠症古今医案辨证论治规律研究.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02):通讯作者
  52.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现代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0):通讯作者
  53. 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4(18):通讯作者
  54. 老年人失眠症治疗方剂用药特点浅析.中医临床研究.2014(14):通讯作者
  55. 中医心理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心理治疗上的相通性浅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07):第一作者
  56. 傣族上新房仪式中的心理现象和调适功能探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4):第一作者
  57. 开心散的现代应用及研究进展.现代中医药.2013(05):通讯作者
  58. 方剂学教学方法的体会和探讨.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2):通讯作者
  59. 无忧汤对CUMS抑郁症大鼠模型中枢递质5-HT和NE影响的研究.江苏中医药.2013(06):第一作者
  60. 无忧汤常用药对干预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及中枢递质研究思路与方法.中医研究.2013(03):通讯作者
  61. “无忧汤”治疗抑郁症40例临床观察及疗效评价的研究.江苏中医药.2012(08):第一作者
  62. 从治风先治血论治外感夹湿型感冒100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07):通讯作者
  63. 浅析医学生疑病心理.卫生软科学.2012(04):通讯作者
  64. 昆明医学类高等院校本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1):通讯作者
  65. 朱丹溪心理疗法浅议.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09):通讯作者
  66. 中医针刺操作评价指标研究.护理学杂志.2011(11):通讯作者
  67. 张子和《儒门事亲》心理疗法学术探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12):通讯作者
  68. 方剂学多维立体化综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06):第一作者
  69. 焦虑症中医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10):通讯作者
  70. 论剂量对石膏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10(08):通讯作者
  71. 生石膏功效历史沿革探析.江苏中医药.2010(06):通讯作者
  72. 控制中药不良反应的常用方法.辽宁中医杂志.2010(S1):通讯作者
  73. 失眠症治疗方剂的历史回顾及现代研究进展.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03):通讯作者
  74. 失眠症治疗方剂用药特点浅析.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01):通讯作者
  75. 中医本科教育中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与构建途径.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05):通讯作者
  76. 高等中医药院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性意见.中医教育.2007(01):通讯作者
  77. 中医心理疗法与支持疗法的相关研究.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05):通讯作者
  78. 对《千金方》中有关“面药”作用与功能的认识.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03):通讯作者
  79. 气功疗法与心理暗示疗法的异同研究.中医药学刊.2004(09):第一作者
  80.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畸病1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02):通讯作者
  81. 益母草治疗脂溢性皮炎.中医杂志.2003(12):第一作者
  82. 自编“方剂趣味巧记法”对中医学生方剂组成记忆的影响.西北医学教育.2003(03):第一作者
  83. 云南“糊药”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44例.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03):第一作者
  84. 中药对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量及流血时间影响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02):通讯作者
  85. 土豆民间疗法运用拾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01):第一作者
  86. 小柴胡片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江西中医药.2000(06):通讯作者
  87. 冰蛋合剂治疗急性烫伤1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0(11):第一作者
  88. 白族民间验方木艾饮治疗慢性迁延性菌痢12例疗效观察.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03):第一作者
  89. 1022名在校学生学习动机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医函授通讯.2000(03):第一作者
  90. 松子仁民间疗法临床运用举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01):第一作者
  91. 蜂蜜的民间疗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06):通讯作者
  92. 鬼针草的临床运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05):第一作者
  93. 《中医诊断学》教学体会.西北医学教育.1999(03):通讯作者
  94. 改革中医命题形式促进考试科学化.西北医学教育.1996(01):第一作者
  95. 我院中医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01):通讯作者

 

 

 

 

 

科研工作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炎症微环境探索益气散结法干预COPD气道重塑的分子机理研究”、云南省科技厅
联合专项项目“云南首位国医大师张震主要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传承与推广研究”、主持研究完成省级教
改课题“基于高竞争时代《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模式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方剂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中医方剂学综合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玉屏风散合四物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气道重塑的作用研究
”、“玉屏风散加味方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气道重塑的作用研究”、“基于高T、高LH/FSH比值的多囊
卵巢综合征与清热利湿法的干预应用及疗效评价研究”、等省部级及校级科研项目50余项,并主持完
成《中医食疗养生手册》及《中医药养生文化及健康知识传播》等20余项云南省科协项目,云南省科
技厅面上项目“基于大数据时代兰茂主要医学著作的方药配伍规律与传承研究”两项。可以做到教学
与研究相长,至今已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主编或参编出版专著27部。

 

奖励情况

 

1.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国家管理局、教育部、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                                                   

2.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计委 2017年

3.云南省首届“云岭教学名师” 云南省人力资源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 2016年

4.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云南省人力资源保障厅、云南省卫计委,2019年

5.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第名一),云南省人民政府,2017年

6.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第名二),云南省人民政府,2017年

7.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第名一),云南省人民政府, 2013年

8.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三),云南省人民政府,2013年

9.云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云南省人民政府,2009年

10.云南省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云南省人民政府,2005年

11.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共享联盟微课竞赛“二等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 2018年

12.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2017年

13.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南省人民政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年

14.首届云南省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云南省教育厅 2018年

15.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先进个人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学会  

16.云南省教育功勋奖  云南省教育厅 2006年

17.云南省名中医  云南省人力资源保障厅、云南省卫计委 2016年

18.云南省首届“高校教学名师” 云南省教育厅 2007年

19.云南省高校秦竹名师工作室 云南省教育厅 2008年

 

社会学术兼职情况

 

   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世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中医心理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心理咨询协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健康教育协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养生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其他方面

 

社会服务:

在宣传文化领域为中医药的发展和创新作出突出贡献。传播知识传递文明,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将中医传承事业与科普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成绩显著。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 凸显了高校教师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在全省及全国部分企、事业单位、社区、村镇县等进行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700余场次,录制电视宣传片30余部。在云南中医学院官方微信撰写“中医名方”156首,撰写中医养生保健及疾病防治相关科普文章139篇,文章在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公众微信平台“云南中医”阅读量达400多万人次,“今日头条”阅读量达860余万人次,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先后被遴选为作为全国健康素养巡讲专家,并荣获云南省人力资源与保障厅颁发的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奖先进个人和云南省中医药学会颁发的“科普创作特别贡献奖”、“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门诊服务:
每周看诊次数6次,擅长诊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症、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症、盆腔炎、输卵管不通、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卵巢早衰、妇科炎症及产后缺乳 、宫颈HPV阳性、妇科良性肿瘤、肥胖症、黄褐斑、睡眠障碍、神经官能症等。